该功能用于在主机上创建一个虚拟机。创建完成后,需要为虚拟机安装操作系统才能正常使用。
虚拟机默认会将添加的第一块盘识别为vda或hda(根据磁盘类型不同,显示不同),安装操作系统时,操作系统只能安装在vda/hda磁盘上。若虚拟机需要多块磁盘,由于vda磁盘和vdb磁盘与安装操作系统的磁盘0和磁盘1不一定对应,请不要创建两块大小相同的磁盘,否则会造成分不清vda或vdb磁盘,而将操作系统装在vdb磁盘的情况。
单击左侧导航树[数据中心/虚拟化/<集群名称>]菜单项,或[数据中心/虚拟化/<集群名称>/<主机名称>]菜单项,进入指定集群或指定主机概要信息页面。
单击“虚拟机”页签,进入虚拟机列表页面。
单击<增加虚拟机>按钮,进入增加虚拟机页面。
虚拟机基本信息和硬件信息。关于参数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参数说明。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显示名称:虚拟机在管理平台界面上显示的名称,该名称可编辑。虚拟机创建时也将自动生成一个作为虚拟机身份标识的名称,该名称不会因显示名称的修改而变化。
操作系统:虚拟机的操作系统类型。X86架构主机支持Windows、Linux和BSD三种操作系统的虚拟机;ARM架构主机仅支持Linux操作系统的银河麒麟和UOS虚拟机。
版本:虚拟机操作系统的版本。所选版本需与实际安装版本一致,否则可能会影响驱动运行,导致无法正常安装系统。
主机:在所选的主机下创建虚拟机。
自动迁移:集群动态资源调度生效后是否允许虚拟机在集群内自动迁移。
驱动自动升级:开启表示,当虚拟机操作系统安装的CAStools版本低于当前管理平台提供的版本时,会自动升级CAStools,不开启设置则不会自动升级,默认为关闭。系统缺省在凌晨一点钟对启用了“驱动自动升级”功能的虚拟机进行CAStools升级,升级开始时间以虚拟机时间为参考,如果希望在统一时间升级CAStools,则需要启用“时间同步”功能。
CPU:虚拟机的vCPU个数。单个虚拟机的vCPU个数不能超过当前主机的CPU总个数。Windows 7操作系统由于自身系统特性的原因,最多只能有效使用2个CPU,为了提升处理性能,可以为每个CPU设置多个核。
CPU核数:默认为1,虚拟机配置CPU核数不超过物理主机CPU核数,CPU个数与CPU核数之间可以组合。
CPU工作模式:设置CPU的工作模式,包括兼容模式,主机匹配模式,直通模式,默认为兼容模式。
兼容模式:将不同型号物理CPU虚拟成相同型号的vCPU,迁移兼容性好。
主机匹配模式:将不同型号物理CPU虚拟成不同型号的vCPU,迁移兼容性差,相对于兼容模式可以给虚拟机操作系统提供更优的性能。
直通模式:直接将物理CPU暴露给虚拟机使用,迁移兼容性差,相对于兼容模式和主机匹配模式可以给虚拟机操作系统提供更优的性能。此模式下,虚拟机在迁移时,要求目的主机与源主机的CPU型号必须保持一致。ARM架构主机仅支持直通模式。
物理机模拟:开启之后,应用软件将把虚拟机作为物理机。当CPU工作模式为主机匹配模式时,才可配置该参数。ARM架构主机暂不支持此参数。
体系结构:设置虚拟机CPU架构,包括64位、32位,默认为64位。对于32位操作系统,CPU架构可选择32位,也可选择64位,通常选择64位;对于64位操作系统,CPU架构必须选择64位,否则虚拟机将无法启动。ARM架构主机暂不支持此参数。
CPU调度优先级:设置虚拟机进程对物理CPU资源的抢占优先级,包括高、中、低,默认为中。
预留:设置预留一定量的CPU资源仅供该虚拟机使用。
限制:设置虚拟机CPU单核允许使用主机CPU的最大频率。
整机限制:选择是否启用整机限制。例:某虚拟机CPU共有4核,虚拟机CPU单核允许使用的频率限制为2GHz,开启整机限制后,则虚拟机整机允许使用主机CPU的最大频率为8GHz,此时单核可使用的频率可超过2GHz。
在线缩容:设置是否允许减小在线虚拟机的CPU个数。CPU在线缩容需要虚拟机操作系统的支持。若操作系统不支持CPU在线缩容,则界面不会显示此配置项。在线缩容要求虚拟机的硬件版本为2.7及更高版本。ARM架构主机暂不支持此参数。
在线增加:设置是否允许增加在线虚拟机的CPU个数。ARM架构主机暂不支持此参数。
I/O优先级:设置虚拟机进程对硬盘读写的优先权,包括低、中、高,默认为中。ARM架构主机暂不支持此参数。
内存大小:设置虚拟机的内存容量。为虚拟机分配的内存大小是虚拟机操作系统的内存大小。内存的最大值取决于当前主机物理内存大小。
预留:设置为虚拟机预留内存百分比。为了使内存有效使用,主机会按虚拟机实际内存使用量为其分配内存,上限为虚拟机配置的内存值。为了避免主机内存耗尽时,未达到内存使用上限的虚拟机无法继续使用更多的内存,可以设置为虚拟机预留一部分内存。
限制:设置虚拟机允许使用主机内存的最大值。
资源优先级:设置虚拟机申请内存资源的优先级,包括高、中、低,默认为低。
内存气球:开启后可在不关闭虚拟机情况下,通过Ballooning技术动态调整虚拟机内存,将主机内存按需分配。
大页配置:设置虚拟机是否允许使用主机的大页内存,主机必须开启大页功能且虚拟机处于关闭状态才能设置此项。大页功能与内存预留、内存限制、内存资源优先级和内存气球功能互斥。
网络:设置虚拟机网卡将要连接的虚拟交换机。
网络策略模板:设置虚拟机的网络策略。虚拟机所属VLAN、ACL访问控制、虚拟网卡的网络带宽限制均由所选网络策略模板而定。
虚拟防火墙:用于设置虚拟机使用的虚拟防火墙。设置后,虚拟机的入方向和出方向数据报文将会根据防火墙的规则进行过滤。
网络类型:设置虚拟机的网络适配器类型,包括普通网卡、高速网卡、Intel e1000网卡,默认为高速网卡。高速网卡是CVK软件驱动的网卡。
网卡IPv4/网卡IPv6:与虚拟机网卡MAC地址绑定的IPv4/IPv6地址。若虚拟机网卡设置的IP与此IP不一致,则该网卡无法正常通信。仅当系统参数中开启“虚拟机IPv6地址管理”,才显示“网卡IPv6”。
MAC:通过手动配置或自动获取的方式来设置虚拟机的MAC地址,不填表示自动获取。
内核加速:设置内核加速功能,开启后高速类型网卡将以一个单独线程的形式在CVK内核中进行模拟,可以提升虚拟机网络性能。当设备型号选择为“高速网卡”时,需设置此参数。
热拔:设置网卡是否支持热拔。当网络类型选择为“高速网卡”时,需设置此参数。ARM架构主机暂不支持此参数。
MTU:设置虚拟机网卡的最大传输单元,默认为1500。
磁盘容量:虚拟机磁盘的存储卷的容量。
类型:设置虚拟机的磁盘类型,包括文件、新建RBD块和块设备,其中文件分为新建文件和已有文件。当主机上存在活动的RBD网络存储池时,默认为新建RBD块;反之,默认为新建文件。
新建文件:文件是构建在文件系统之上的磁盘文件,虚拟机看到的是一个实际的磁盘,实际使用的是一个虚拟磁盘文件所表示的一个磁盘。文件方式的磁盘挂接方式更便于管理。新建文件是新建一个空的存储文件作为虚拟机的磁盘。
新建RBD块:在RBD网络存储池中新建一个RBD块作为虚拟机的磁盘。
已有文件:选择一个已经存在且未被其他虚拟机使用的存储文件作为虚拟机的磁盘。可选项包括本地文件目录、共享文件系统、NFS网络文件系统类型的存储池中的存储卷。当在主机下新建虚拟机时,该参数才可见。
块设备:块设备也称作裸设备,即磁盘上没有文件系统,如IP SAN或FC SAN上的存储LUN。块设备一般应用于性能要求较高的虚拟化环境,如数据库、高性能I/O计算等。该选项用于选择一个已经存在且未被其他虚拟机使用的存储卷作为虚拟机的磁盘。可选项包括RBD网络存储、iSCSI网络存储、FC网络存储和LVM逻辑存储卷类型的存储池中的存储卷。当在主机下新建虚拟机时,该参数才可见。
存储池:增加虚拟机时,创建的新磁盘所在的目标存储池。
文件名:新建文件作为虚拟机的磁盘时,输入磁盘的文件名称,选择文件的磁盘格式,包括高速、智能,默认为智能。
智能:虚拟机的磁盘格式为qcow2。
高速:虚拟机的磁盘格式为raw。该格式结构简单,I/O效率高。
预分配:存储卷的分配方式,包括精简、延迟置零和置零,默认为精简。当磁盘类型为新建文件时,需要设置此参数。
精简:创建存储卷时,只为该存储卷分配最初所需要的数据存储空间的容量。如果之后存储卷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则它可以增加到创建存储卷时设置的最大容量。
延迟置零:创建存储卷时就为存储卷分配最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创建时不会擦除物理设备上保留的任何数据,在虚拟机首次执行写操作时,将其置零。
置零:创建存储卷时就为存储卷分配最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在创建过程中会将物理设备上保留的数据置零,创建存储卷所需时间较长。
簇大小:文件占用磁盘空间的最小单位,默认为256KB。如果一个文件的容量大于单个簇大小,该文件将存储到多个簇中;如果一个文件的容量小于单个簇大小,该文件将独占一个簇。共享文件系统存放的文件多为虚拟机镜像文件,建议将簇大小设置的尽可能大,以增强磁盘读取数据的性能,又节约磁盘空间。当新建智能格式的磁盘时,需设置此参数。
总线类型:设置虚拟机磁盘的总线类型,包括IDE硬盘、USB硬盘、高速硬盘、高速SCSI硬盘,默认为高速硬盘。ARM架构主机仅支持高速SCSI硬盘。
缓存方式:设置虚拟机数据的缓存方式,包括直接读写、一级物理缓存、二级虚拟缓存、一级虚拟缓存。磁盘格式为“智能”(即qcow2格式)时,默认为直接读写(directsync);磁盘格式为“高速”(即raw格式)、块设备(包括RBD)时,默认为一级虚拟缓存(none)。
直接读写(directsync):指数据直接从物理磁盘读写。
一级物理缓存(writethrough):指数据先写入主机缓存,再将主机缓存内的数据写入物理磁盘。
二级虚拟缓存(writeback):指数据先写入虚拟机缓存,再将虚拟机缓存内的数据写入主机缓存,最终写入物理磁盘。
一级虚拟缓存(none):指数据先写入虚拟机缓存,再将虚拟机缓存内的数据直接写入物理磁盘。
热拔:设置磁盘是否支持热拔。当总线类型选择为“高速硬盘”时,需设置此参数。ARM架构主机暂不支持此参数。
软驱:设置虚拟机使用的软驱镜像,系统会自动加载与所选择的操作系统和版本相对应的高速驱动。
光驱:虚拟机使用的光驱或镜像。虚拟机使用完光驱后,请及时取消虚拟机与光驱的挂接,以免虚拟机迁移时,因为目的主机没有对应光驱而导致迁移失败。
连接方式:用于指定虚拟机光驱的连接方式,包括安装驱动、镜像和CD/DVD,默认为镜像。
安装驱动:为虚拟机挂载agenttools。选择安装驱动后,光驱默认为/vms/isos/agenttools.iso。
镜像:为虚拟机挂载系统镜像,以便为虚拟机安装操作系统。系统镜像需已上传到管理平台中。
CD/DVD:选择CD/DVD后,光驱默认为/dev/cdrom,且不支持修改。仅在集群下新建虚拟机时才支持该参数。
增加硬件:用于为虚拟机增加相应的硬件资源,包括网卡、磁盘、光驱、软驱、GPU设备、USB设备、网络USB设备、PCI设备、看门狗(ARM架构的主机仅支持增加:网卡、磁盘、光驱、软驱)。在给虚拟机增加PCI设备时,对于内存小于2G的虚拟机,其PCI设备的内存总和不建议超过2G;对于内存大于2G的虚拟机,其PCI设备的内存总和不建议超过1G,否则可能导致虚拟机无法正常启动。
GPU设备: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将CPU从图形处理任务中解放出来让CPU可以执行其他更多的系统任务。虚拟机挂载了GPU/vGPU设备后,在运行状态下不允许休眠、克隆为模板、转换为模板、快照、克隆、迁移主机以及迁移主机和存储。
GPU资源池:选择虚拟机使用的GPU资源池。选择GPU类型的资源池时,虚拟机以直通方式使用主机的物理GPU资源;选择vGPU类型的资源池时,虚拟机使用主机的vGPU资源。
业务模板:定义了虚拟机使用资源的优先级,当资源池中的资源紧张时,高优先级的虚拟机优先获取相关资源。
驱动类型:虚拟机PCI设备或GPU设备的驱动类型。
资源独占:虚拟机是否独享GPU/vGPU资源。关闭资源独占时,虚拟机在关闭状态下不会绑定GPU/vGPU资源。开启资源独占时,无论虚拟机处于何种状态,虚拟机会一直绑定GPU/vGPU资源,该GPU/vGPU资源为虚拟机独享,不能被其他虚拟机使用。只有当宿主机存在空闲GPU/vGPU资源,且该空闲资源已加入所选GPU资源池时,才允许开启资源独占。开启资源独占后,当集群内其他主机有满足条件的GPU/vGPU资源时,虚拟机在关机状态下允许迁移至该主机上,否则不允许迁移虚拟机。
资源个数:设置虚拟机使用GPU/vGPU资源的数量。选择vGPU类型的资源池时,资源个数最大值为1。选择GPU类型的资源池,且未开启资源独占,资源个数最大值为该资源池内单个主机的最大GPU数量,例如在该资源池中A主机有3个GPU,B主机有2个,C主机有2个,则最大值为3;若开启了资源独占,则资源个数最大值为该资源池内宿主机的空闲GPU数量。
USB设备:在主机上创建虚拟机时,为虚拟机增加主机上的USB设备。
连接方式:连接USB设备的方式,包括USB 1.0、USB 2.0、USB 3.0,默认值为USB 3.0。
网络USB设备:在主机上创建虚拟机时,为虚拟机增加主机上的网络USB设备。挂载网络USB设备的虚拟机迁移到集群中其他主机后,可继续使用其网络USB设备,从而实现了虚拟机跨集群中的物理主机使用USB设备的功能。
连接方式:连接网络USB设备的方式,包括USB 1.0、USB 2.0、USB 3.0,默认值为USB 3.0。
PCI设备:在主机上创建虚拟机时,为虚拟机增加主机上的PCI设备。为虚拟机增加PCI设备时,对于内存小于2GB的虚拟机,建议其PCI设备的内存总和不超过2GB;对于内存大于2GB的虚拟机,建议其PCI设备的内存总和不超过1GB,否则可能导致虚拟机无法正常启动。
驱动类型:虚拟机PCI设备的驱动类型,仅支持VFIO。
看门狗:用于监视虚拟机运行状态以及恢复虚拟机正常运行的定时器。